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513389315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大陆新闻 >

详细内容

【传经送宝】中国食品企业【物料供应链】管理运作流程!

2025-03-28 18:10:16  点击量:

1、BOM制定

 

1.1 销售业务部接收客户的样品、图纸、及相关描述要求。

1.2 工程技术部据客户要求制作并确认样品、BOM、作业指导书等。

1.3 资料需分发给相关者,并做电子档和存档。

 

2、物料需求计划制定与请购作业

 

2.1 物控部接销售订单或主生产计划,结合BOM展开计算原物料毛需求。

2.2 再结合库存(成品、半成品、原料、在制品)、已请购未到货采购单、实际损耗率等,展开计算物料的实际需要请购量(净需求);

2.3 《请购单》经物料经理以上级别人员审核后转采购采购作业。

2.4 《请购单》需按订单请购,多订单需罗列明细。

 

 

3、物料采购作业

 

3.1 采购根据《请购单》和合格供应商相关信息开立采购单,注意多个供应商时的采购量分配比率。

3.2 《采购单》需签核到物料经理以上级别方有效。

3.3 《采购单》传真给供应商后需追踪其一个工作日内签回。并及时反馈异常。

3.4 非紧急采购单需根据市场价格趋势和订购批量而实施采购作业。

3.5 经供应商签回的《采购单》需分发给物控和仓管,作为收货和跟催的凭证(实施ERP的此项作业可以不分发物控)。

 

 

4、到货跟催作业

 

4.1 采购员需做采购跟催计划和记录,并作经常性事前管理。

4.2 大批量、占空间、或不配套物料可以分批进货。

4.3 到料信息需通知供应商、我方仓库和物控。并考虑我方生产和库存现状。

4.4 JIT分批送货是理想的催货形式。采购催货工作可转交物控作业。

 
 

5、验收入库

 

5.1 采购有义务告诉供应商及其货代全部的送货信息,并协助相关工作开展。

5.2 供应商送货到厂,需随同附送货单,送货单必须有供应商名称、采购单号、物料编号和数量,以及供应商生产与品检记录。仓管员需核对相关数据的真实性,签回供应商,并于4小时内通知IQC(来料检验)进行检验。

5.3 IQC根据产品确认书及其相关标准进行检验,注意抽检的比率和适合性。

5.4 所有目检来料需一个工作日内入库(或录入ERP),特殊手段检测的物料不得超过检测周期3天入库,仓库有权对不入库原因进行追踪。

5.5 未导入ERP的,需每日填写前日来料入库报表。

 

6、库存管理

 

6.1 仓库收到物料后,需将物料放置于相应的储位,并做做标识和5S管理。

6.2 仓库每日需将低于安全库存量的A类物料数据报至物控部,由物控实施请购。

6.3 仓库需定期对库存呆滞物料进行整理、提报,经物控部会同开发部、品控部及生产部等部门共同确认呆滞料处理方案,报总经理审批,并由物控员负责追踪处理:

6.4 仓库发料作业须严格遵循“先进先出”原则;

6.5 仓库每月30日需对库存进行全面实物盘点,保证账、物相符;

 

 

7、发料、使用监督与控制

 

7.1 仓库按物料需求计划所要求时间、数量提前备料,按订单集中归类。

7.2 领料人员按订单号或工单号开领料单。严禁无单领料。

7.3 生产部须严格按物料需求计划领用物料,控制生产损耗,并作相关数据记录。

7.4 生产如有超计划领料,需开补料单,并写明补料原因,经生产车间主管确认,物控部审核后,仓库方可发料,物控员须按期对补料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纳入生产部物料使用绩效考核。

7.5 生产用易耗品、劳防用品、机务用料、工器具及总务用品领用,由生产部各车间(或使用部门)按期(月或周)统一领用,然后分发到相关人员,并做好发放记录;

7.6 生产用易耗品、劳防用品等使用控制以定额控制,定额由物控部负责制定,并报部门主管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方可执行。

7.7 机务用料、工器具及总务用品等用料,因其用量无法确定,如能以旧换新之物料,须以旧换新领用:

7.8 物控部定时或不定时对物料发料、使用现场进行稽核,并对错误的、不合理的物料使用或发放及时纠正,并现场指导正确使用物料。

来源:PMC资源网

版权所有:中华食品质量网   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9253879    举报信箱:1579274032@qq.com     
本网站特聘北京市泰明律师事务所孔祥印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联系电话:1339160604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备案文号: 冀新网备132006002号   工业与信息化部批准文号冀ICP备11016644号-2   技术支持:【蓝点网络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河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