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513389315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大陆新闻 >

详细内容

【霉菌超标】中国食品工厂霉菌超标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2025-03-25 19:16:15  点击量:

中国食品工厂霉菌超标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食品工厂霉菌超标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其成因涉及生产全流程,防控需结合科学管理和技术手段。
      以下从原因和防控措施两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霉菌超标的主要原因
1. 原材料污染
a、原料在采收、运输或储存过程中受霉菌污染(如谷物、坚果等含水量高的原料易携带霉菌孢子)。
b、储存环境湿度过高或通风不良,导致原料霉变。
2. 生产环境不良
a、车间温湿度控制不当(温度20-30℃、湿度>60%为霉菌繁殖理想条件)。
b、通风系统设计缺陷,空气流通不畅,霉菌孢子易在设备、天花板等死角积聚。
3. 设备及工器具污染
a、设备清洁不彻底(如管道、储罐、操作台残留食品残渣,成为霉菌养分)。
b、老旧设备易积水或存在设计缺陷(如输送带缝隙、冷凝水积聚)。
4. 人员卫生管理不足
a、操作人员未规范穿戴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或手部消毒不彻底,导致交叉污染。
b、员工卫生意识薄弱,如未及时清理工作服或带入外部污染物。
5. 储存与运输不当
成品储存环境未控温控湿,包装材料阻隔性差(如纸箱吸潮)导致二次污染。
二、综合防控措施
1. 优化生产环境
a、温湿度控制:车间湿度控制在40%-60%,温度≤25℃;使用除湿机和新风系统调节环境。
b、空气净化:安装高效空气过滤系统(HEPA),定期对空调管道和天花板消毒,减少空气悬浮孢子。
2. 严格原材料管理
a、原料入厂前进行霉菌检测,优先选用低水分活度的原料。
b、储存库房保持干燥通风,采用防霉剂处理(如丙酸钙)。
3. 设备清洁与维护
a、深度清洁:每日生产后使用食品级消毒剂(如过氧化氢银离子复合溶液)对设备表面、管道内壁去污,重点清除生物膜。
b、设备升级:淘汰易积水的设备,改用不锈钢材质并优化排水设计。
4. 强化人员培训与卫生管理
a、员工需穿戴无尘服、口罩及手套,操作前经风淋室去除表面孢子。
b、定期开展微生物防控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如避免裸手接触成品)。
5. 包装与储存管理
a、使用阻隔性包装材料(如铝箔复合膜),包装前进行紫外线或臭氧消毒。
b、成品库房配备温湿度监控系统,定期检查货架防潮情况。
6. 科学消毒与监控
a、高效消毒剂:选用广谱杀菌剂,可穿透生物膜杀灭霉菌孢子。
b、动态监测:每月对车间空气沉降菌、设备表面及成品进行霉菌检测,建立预警机制。
三、关键防控要点总结
a、预防优先:通过环境控制和原料筛选减少污染源。
b、技术结合:采用物理(温湿度调控)、化学(高效消毒剂)和生物(微生物监测)手段综合防控。
c、持续改进:根据检测数据调整清洁频率和消毒方案,避免耐药性产生。
      通过上述措施,可显著降低食品工厂霉菌污染风险,具体操作需结合工厂实际生产流程及产品特性(如烘焙食品需重点控制冷却车间洁净度)。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江洋泽

 

版权所有:中华食品质量网   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9253879    举报信箱:1579274032@qq.com     
本网站特聘北京市泰明律师事务所孔祥印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联系电话:1339160604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备案文号: 冀新网备132006002号   工业与信息化部批准文号冀ICP备11016644号-2   技术支持:【蓝点网络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河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