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513389315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大陆新闻 >

详细内容

【细节成败】中国食品加工厂车间清洗工艺与规范!

2025-03-21 18:07:36  点击量:

 

 
 

食品加工厂车间的清洗工作是保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基础之一,严格的清洗工艺和规范能够有效预防交叉污染、细菌滋生以及其他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

合理的车间清洗流程和操作规范不仅有助于提高生产环境的卫生标准,还能提升生产效率和减少生产成本。

本章将详细介绍食品加工厂车间清洗的流程与方法、标准操作规程(SOP)以及清洗中的重点与难点。

 
 

 

 
一、车间清洗的流程与方法

车间清洗工作通常分为清洁、消毒、干燥等几个步骤,且根据车间的不同区域和不同加工环节的特点,清洗工艺和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异。

 

以下是食品加工厂车间清洗的基本流程与常见方法。

 

1.1 清洗流程
 

1.1.1清洁准备:

设备与工具检查:在清洗前,需要检查清洗设备(如泡沫机或者洗消系统等)和工具(如刷子、清洁布等)的完好性,确保所有清洗设备和工具准备充分。

清理表面杂物:先清理车间内的杂物、废料和多余原料,避免在清洗过程中影响清洁效果。

人员防护:清洗人员应穿戴防护设备,包括清洁服、手套、口罩等,避免交叉污染和接触有害清洗剂。

 

1.1.2初步清洗(初级清洁):

去除表面污染物:使用高压水、刷子等工具将加工设备和车间墙面、地面等表面的大颗粒污染物清除,去除油污、灰尘、碎屑等。

清洗地面与墙面:首先对地面、墙壁进行冲洗,将表面可见污染物清理干净。

 

1.1.3深度清洗(深层清洁):

去除顽固污垢和油脂:针对车间中油污较重的设备或表面,采用清洁剂进行泡沫覆盖,去除顽固油污和沉积物。

设备拆卸与清洗:根据需要,对设备进行拆卸,逐个部件进行清洗,确保设备内部不积存食品残留和细菌。

专用清洁剂使用:对于不同的污染物,使用不同类型的清洁剂,如酸性清洁剂处理水垢。

 

1.1.4消毒处理:

化学消毒:使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消毒剂对设备、墙面、地面进行消毒,确保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物理消毒:采用高温蒸汽、紫外线等物理消毒方法,对车间内部进行消毒,进一步降低病原微生物的存在。

检查消毒效果:消毒后,通过采样或微生物检测等方式,验证消毒效果是否达到要求。

 

1.1.5清洁干燥:

排水与通风:在清洗过程中,保持车间良好的排水与通风,防止湿气积聚,确保清洗后的区域能够快速干燥。采用水刮刮干地面积水等。

干燥设备:使用干燥设备,如热风机、空气循环系统等,快速干燥清洗后的设备和车间表面,防止湿气残留。

 

1.1.6清洗后的检查与验收:

可视检查:通过目视检查清洗后的表面是否洁净、无污渍。

微生物检测: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微生物检测,确保车间和设备的卫生符合标准。

 

1.2 清洗方法
 

1.2.1高压水清洗:

利用洗消设备的高压水对生产设备和车间表面进行冲洗,去除表面污垢和残留物。

 

1.2.2化学清洗法:

使用合适的清洁剂,如中性清洁剂、碱性清洁剂等,结合刷洗、喷洒、泡沫覆盖等手段进行深度清洁。

 

1.2.3手工清洗:

对于复杂的设备或较难清洁的区域,采用手工刷洗和擦拭的方式。

 

1.2.4自动化清洗系统:

在一些大型食品加工厂,使用自动化清洗系统(COP系统)对墙壁地面、容器、设备进行清洗,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清洗效率和安全性。

 

 
二、车间清洗作业的标准操作规程(SOP)

为了确保车间清洗工作的规范性和标准化,许多食品加工厂会制定详细的《清洗作业标准操作规程(SOP)》。SOP有助于清洗人员明确职责、规范操作,确保清洗质量和食品安全。

 

以下是常见的车间清洗SOP内容:

 

2.1 清洗前的准备工作
 

检查工具与设备:确保所有清洗工具和设备正常工作。

确认清洗范围与任务分配:明确清洗区域及责任人,确保每个环节有专人负责。

防护措施:确保清洗人员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防护衣等。

清洁剂配制:按规定比例配制清洁剂,确保其浓度和使用效果符合要求。

2.2 清洗操作流程
 

初步(预)清洁:去除表面较大颗粒污染物。

清洁剂使用:根据需要,喷洒、泡沫覆盖或擦拭清洁剂,确保所有表面都被清洁剂覆盖。

设备拆卸与清洗:如有需要,拆卸设备并对各个部件进行单独清洁。

高压冲洗:对设备、墙面和地面进行高压水清洗,确保去除残留物。

消毒:使用符合标准的消毒剂进行全面消毒处理。

干燥:通过自然风干、刮去积水或热风设备,确保所有表面干燥。

2.3 清洗后的检查
 

视觉检查:确保清洗后没有明显污渍或油渍。

微生物检测:通过实验室检测确保车间清洗符合卫生要求。

记录与报告:每次清洗作业后,清洗人员需填写清洗记录表,记录清洗时间、使用的清洁剂、清洗结果等信息。

 

 
三、车间清洗中的重点与难点

在食品加工厂车间的清洗过程中,存在一些重点和难点环节,针对这些环节的有效管理和操作能够提升清洗效果,并保障食品安全。

 

3.1 清洗重点
 

设备内部清洗:设备内部往往容易积累难以清除的残留物,如油脂、蛋白质等,因此,清洗设备内部是清洗工作中的重点,尤其是对频繁接触原料的设备,如搅拌机、灌装机、分拣机等。

食品生产环境的清洗:车间内墙面、地面、天花板等区域容易积尘和污染,尤其是生产环境潮湿时,微生物的滋生更加快速,因此要重点清洁这些区域。

空气与水源的清洁:车间内的空气质量和水源的洁净程度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使用空气净化系统和水处理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清洁是至关重要的。

清洗工具与设备的管理:清洗工具和设备必须保持清洁和完好,且不同工具应分区域、分用途使用,避免交叉污染。

3.2 清洗难点
 

顽固油脂与污垢清洗:一些设备表面的油脂和沉积物很难清除,需要使用合适的清洁剂和工具,如刷子和泡沫清洗系统,以确保彻底清洁。

清洗死角:一些设备和车间的角落、接缝处是清洗的难点,容易留下食品残留和细菌滋生点。采用专用工具、细长刷子等手段清洁这些区域。

 

 
四、总结

食品加工厂的车间清洗工艺与规范对于确保产品的食品安全和质量至关重要。

合理的清洗流程包括清洁准备、初步清洗、深度清洗、消毒、干燥等步骤;

清洗作业的标准操作规程(SOP)能够保证清洗工作的标准化和高效性。

车间清洗中的重点在于设备内部的清洗、生产环境的清洁、空气与水源的管理等,而清洗的难点则集中在顽固油脂清洗、清洗死角的控制。

通过科学、规范的清洗工艺,可以有效减少食品加工中的污染源,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来源:食品质量管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中华食品质量网   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9253879    举报信箱:1579274032@qq.com     
本网站特聘北京市泰明律师事务所孔祥印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联系电话:1339160604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备案文号: 冀新网备132006002号   工业与信息化部批准文号冀ICP备11016644号-2   技术支持:【蓝点网络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河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