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传经送宝】中国食品生产【现场7S管理】制度手册!
2025-03-06 18:02:31 点击量:
一、7S管理概述 7S管理起源于日本的5S管理,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随着管理理念的不断发展,增加了“安全(Safety)”和“节约(Save)”,形成了7S管理。7S管理旨在通过对生产现场的人员、机器、材料、方法、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有效管理,提升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二、7S管理—员工管理 第1条 语言规范 工作时间内所有员工倡导使用普通话,严禁在工作及管理活动中出现地方观念或省籍区分。 第2条 着装要求 全体员工进入车间必须按要求穿戴工作服、工作鞋,并正确佩戴口罩。不得穿个人鞋子进入车间。酒后不得进入车间,违者视为旷工处理。 第3条 工作时间 每天正常上班时间按公司规定执行,晚上加班依生产需要临时通知。加班费另算,责任事务未完成加班的,不计额外加班费。 第4条 考勤管理 按时上、下班,员工参加早会须提前10分钟到岗。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如遇赶货,上、下班时间按车间安排执行。有事需请假,违者依《考勤管理制度》处理。 第5条 岗位纪律 工作时间内,车间主任、质检员和其他管理人员因工作关系可在车间走动,其他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若因事需离岗,须向班组长申请。 第6条 离岗规定 上班后半小时内任何人不得因私事离岗。如有私事需离岗,须事先向班组长申请,离岗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 第7条 接待礼仪 员工在车间内遇到厂方客人或高层领导参观巡察时,组长以上干部应起立问候或陪同,员工照常工作,不得东张西望或争道抢行。 第8条 禁止行为 工作时间禁止在车间吸烟、聊天、嬉戏打闹、吵嘴打架、私自离岗、窜岗等行为。脱岗指上班时间脱离工作岗位或办私事,窜岗指上班时间窜至他人岗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第9条 探访与电话 作业时间谢绝探访及接听私人电话,禁止带小孩或厂外人士进入生产车间,由此造成的事故自行承担。 第10条 办公室准入 未经厂办允许或与公事无关,员工一律不得进入办公室。 第11条 物品携带 任何人不得携带易燃易爆、易腐烂、毒品、浓气味等违禁物品或危险品进入车间。不得将产品(或废品)和私人用品放在操作台或流水线上,违者严肃处理。 第12条 生产计划 车间严格按照生产计划排产,根据设备状况和人员精心组织生产。生产工作分工不分家,各车间须完成日常生产任务并保证质量。 第13条 物料管理 如遇原辅材料、包装材料不符合规定,员工有权报告上级处理。如继续生产造成损失,后果由车间各级负责人负责。 第14条 物料领取 员工领取物料必须通过车间主任开具领物单到仓库处开具出库单,不得私自拿取物料。包装车间完工后须将多余物料退回仓库或妥善保管,不得遗留在车间工作区内。 第15条 操作规程 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工艺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产品生产工艺或装配方法。否则,造成工伤事故或产品质量问题,由操作人员自行承担。 第16条 作业指导书 员工在工作前应仔细阅读作业指导书。如违反作业规定,不论是故意或失职使公司受损失,应由当事人如数赔偿(管理人员因管理粗心也受连带处罚)。 第17条 生产流程 生产流程经确认后,任何人均不可随意更改。如在作业过程中发现有错误,应立即停止并通知有关部门负责人共同研讨,经同意并签字后更改。 第18条 设备使用 在工作时间内,员工必须服从管理人员的工作安排,正确使用工具、设备及设施。不得擅用非自己岗位的设备。对闲置生产用具,应送到指定区域或交回仓库保管员放置,否则以违规论处。 第19条 文明生产 车间员工必须做到文明生产,积极完成上级交办的生产任务。因工作需要临时抽调,服从车间主任以上主管安排,协助工作并服从用人部门的管理。对不服从安排者,将上报人事管理部门按《行政管理制度》处理。 第20条 特殊岗位 车间员工和外来人员进入特殊工作岗位应遵守特殊规定,确保生产安全。 第21条 物料区分 在生产过程中,好、坏物料必须分清楚,并做上明显标志,不能混料。车间主任、生产现场品控、设备维修人员、电工必须跟班作业,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产品质量。 第22条 环境卫生 员工有责任维护环境卫生,严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节约用料,不得随意乱扔物料、工具,掉在地上的物料必须捡起,根据物料的卫生情况酌情处理。 第23条 设备清洁 操作人员每日上岗前必须将机器设备及工作岗位清扫干净,保证工序内的工作环境整洁。工作台面不得杂乱无章,不能堆放产品和废品,生产配件或样品须以明确的标识区分放置。 第24条 下班清理 下班时(或做完本工序后)应清理自己的工作台面及台面、工具的消毒工作,做好设备的保养工作。打扫场地和设备卫生并将所有的门窗、电源关闭。否则,若发生失窃等意外事故,将追究本人和车间主管的责任。 第25条 现场管理 加强现场管理,随时保证场地整洁、设备完好。生产后的边角废物及公共垃圾须清理到指定位置,由清洁卫生人员共同运出车间;垃圾及废物不得遗留到第二天才清理。 第26条 物品携带出厂 不得私自携带公司内任何物品出厂(除特殊情况经领导批准外),若有此行为且经查实者,根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27条 恶意破坏 对恶意破坏公司财产或盗窃行为(不论公物或他人财产)者,不论价值多少一律交公司处理。视情节轻重,无薪开除并依照盗窃之物价款两倍赔偿或送公安机关处理。 三、7S管理—员工考核 1、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德、勤、能、绩四个方面: 1.1 德:敬业精神、事业心、责任感及道德行为规范; 1.2 勤:工作态度,是主动型还是被动型等; 1. 3能:技术能力,完成任务的效率、质量、出差错率等; 1.4.绩:工作成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量的多少,能否开展创造性工作等。 2、考核目的 通过考核,对员工的品德、才能、工作态度和业绩作出适当评价,作为合理使用、奖惩及培训的依据,促使员工增加工作责任心,破除“干好干坏一个样,能力高低一个样”的弊端,激发上进心,调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公司整体效益。 四、7S管理—车间管理规章制度 (一)车间办公室工作人员要求 1. 办事公道,作风正派,说话和气,待人礼貌; 2. 因事到小组办事,不得在生产区域闲逛,不得聊天,不给职工散布消极的东西。 (二)车间生产会议 每周召开一次车间管理人员、班组长参加的车间生产会议,检查生产进度、质量情况,调度是否得当,有无窝工现象(工序衔接是否合理)。发现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解决措施。 (三)质量分析会 每月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分析人员思想、设备、技术状况以及原辅材料等诸因素,找出影响质量的重要原因,及时提出办法和措施。 (四)原辅材料检查 坚持每月对原辅材料使用情况的检查,分析超定额造成浪费的原因,提出解决措施和办法,总结节约原辅材料的经验,表彰好人好事。 (五)安全文明生产 坚持安全文明生产,每月定期检查两次,内容包括: 1. 设备安全与卫生情况; 2. 电器是否正常运转; 3. 产品是否堆放整齐; 4. 环境是否清洁卫生。 (六)原始记录与日报 搞好原始记录和日报工作,准确及时地综合反映车间每日完成任务的进度,按时报送生产管理部门。做好“五帐一卡”的完善和归档工作(“五帐”:产量、质量、考勤、用料、安全生产帐;“一卡”:工具管理卡)。 (七)考勤管理 车间主任负责全厂考勤管理,并设一名兼职考勤员,逐日严格考勤,考勤表公布上墙,于每月中旬随工资发放表交实业处审核,报人事处备案。 (八)请假制度 1. 病假:职工因病医疗休息,必须持有医院证明,病假期间含公休日、节假日的按病假计算,病假工资按实计扣。 2. 事假:职工请事假应事先办理请假手续,事假期间含公休日、节假日的按事假计算,事假工资按实计扣。 3. 迟到、早退、旷工:职工无正当理由不按规定作息时间上下班,视为迟到、早退。迟到、早退半小时以上视为旷工一天,旷工一天扣罚本人日工资200%,累计两次或三天,解除用工合同。 4. 其他:职工休产假、婚假、丧假等均按企业有关政策执行。 五、总结 7S管理制度是食品生产现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员工行为、车间环境、生产流程的规范管理,能够有效提升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确保生产安全。通过严格的考核和奖惩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工作,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