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解决问题】中国食品企业【过程管理】,关键在于精细和执行!
2025-01-07 17:58:28 点击量:
过程质量管理,是对于相关的人、机、料检测等相关因素进行管理。 过程质量管理分四部分,第一是制定标准,第二是培训,第三是彻底的执行,第四是改进与改善。 每家工厂有一个专门的质量中心,下属每一个部门有联络人员。 各部门有领导,每一个组也有质量联络人,整个组织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这个人。 质量相关的联络体制有很多方面,如每天的早会和晚会。 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是通报质量信息,每天下班有一个晚会,相关人员都要参加这个会议。 每天日常生产的相关信息每两个小时一发布,都是分解到每一个部门,有问题的时候随时跟各部门进行联络。 其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信息网络,为过程质量控制,以及质量改进建立了很好的铺垫。 1、建立标准 标准化首先要做的,是建立一个标准,有法可依。只有把法做的可行有效,才能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基础。 它主要对影响质量各个环节、各个因素进行要素分解,分解到最小的环节和单位,所以精益生产首先得精和细。 作业要领书,是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详细规定。 如戴什么材料的手套?是乳胶手套还是防切割手套。对作业相关用品进行详细的规定。 对所有操作都相信规定,对作业顺序进行详细的要求。 检验也作为工序进行管理,原辅材料怎么检验,检验的方法,检验完了以后做哪些标识,由谁检查? 现场检查哪些工序,检查的效果是什么,检查的频率是什么? 检查完了出现问题怎么处置?检查这些内容对将来的影响是怎么样,都进行了预判。 2、过程的要求 这是对整个过程的要求,是对作业前、作业中以及休息时候工作完成之后,与质量相关的整个要求。 作业前对设备、原料、用品的点检,并且亲自确认上一班次作业是否确实结束了,质量是否有问题? 工作中进行标准作业,自检、巡检。 很多企业普遍使用的指导书,相当于工程流程图,最大差异就是侧重点不一样。 指导书讲的是需要做什么,如检查一个孔,孔多大?公差是多少,我们需要作测量。这里最应明确的是对的检查方式、侧重的是怎么做。 首先是有法可依,建立作业标准,对这些作业标准有充分、彻底的执行。 一个员工,从入职到独立工作需要三到四个月时间。 1、规章制度的培训。凡是公司要求的,大家应该做到的相关条款,都应该熟悉。 2、技能训练,集中培训与产品相关的要求; 3、专门的岗位训练。通用的基础知识学完以后,你分到哪个岗位,就学那个岗位的技能。这个根据不同岗位,有可能半个月,有可能一年。 作业标准已经有了,而且已经交给大家了,现在需要看大家怎么做,这就要进行观察、确认,以确保彻底的执行。 观察有从公司领导到各部门领导,以及各班、各组的定期观察,观察你的言行举止。 观察作业中的每一个细节,有专门的检查表,告诉你必须戴乳胶手套,就要检查你戴的是不是乳胶手套。 规定手套必须两天换一次,就要检查你是几天换的,这时候不用解释说,手套还是新的还没坏。没有坏应该调整更换频次。 通过一系列培训、巡检检查、帮助大家按照标准作业。 前面是有法可依,现在是有法必依,必须按照法律要求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