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513389315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营销 >

详细内容

我国蜂产品受制于三大瓶颈

2005-08-12 08:53:37  点击量:

  我国蜂产品受制于三大瓶颈业内人士呼吁借鉴国外完整严谨评价体系规范国内市场

  我国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蜂产品总产量、出口贸易量居世界第一,从业人员过百万。不过,由于受到几方面问题的困扰,国内蜂产品市场迟迟没有完全走上正轨,出口近年来也屡屡受阻。有关专家认为,从政府到企业应尽快各自采取措施,促进蜂产品市场走出瓶颈期。

 

  近些年来,各地蜂蜜造假现象屡禁不止,国内市场秩序混乱。有关专家明确提出,蜂产品市场目前正受到三大问题的困扰:一是蜂蜜国家标准无强制力。据了解,我国分别于1998年、2002年实施了蜂蜜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但都是推荐性标准,由蜂蜜生产企业自愿采用,而很多企业反映,现在谁采用这些标准谁吃亏。目前,60%~70%的蜂蜜生产企业采用的都是自行制定的企业标准,而且多数企标低于国标与行标,一些企标的标准水平低下到连蜂蜜的基本理化指标都没有,但却大多在当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了案,成为“合法”的企业标准。这给造假企业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二是蜂蜜食品标签企业随意标注。按国家蜂蜜标准规定,蜂蜜不允许添加任何添加剂和其他成分,即使是复合蜂蜜,也要由多种天然蜂蜜混合而成。但在一些地区,企业在产品标签上大做文章、玩文字游戏,生产的假蜂蜜以精美包装、低廉价格充斥市场。

  三是蜂蜜衍生产品市场混乱。同市场上较流行酸奶、奶片、纯奶等各种奶制品一样,近年来蜂蜜衍生出的种种“XX蜂蜜”类型产品开始火起来,但目前国家对这类产品缺乏准确定位。市场上热销的不少名为“XX蜜”的类蜂蜜产品,虽然普遍打着蜂蜜的旗号,添加的却是成本较低的糖或其他物质,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可执法监督部门面临着无法可依的尴尬,不能对其实施有效的约束管理。

  有关人士认为,国家1994年颁布的强制性《食品标签通用标准》,规定食品名称必须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但目前国内蜂产品企业在标签的设计包装上下足了心思,这种违规行为必须得到扭转。

  有关专家提出,在蜂蜜中添加了其他替代物质的蜂蜜产品和“蜜”产品,不能冠以“XX蜂蜜”或纯正、天然、自然等名称。在产品执行标准中,企业应详细标明添加的替代物质及添加量,并在产品标签中标示出配料清单,以杜绝“表里不一”和打“擦边球”现象。

  我国应尽快制定强制性蜂蜜国家标准,这将有效改变国内蜂蜜生产企业随意操作的现状,让市场有法可依,规范发展。

  目前我国向欧盟等国家出口的蜂产品企业,已基本建立了蜂蜜产品的溯源管理体系,并在多项生产细节方面优于国内同类企业,其根源就在于国外对我国的出口蜂蜜实行严格的蜂产品市场准入,有一套完整严谨的评价体系和惩罚制度,国内出口企业必须照章办事。

  从全国范围来看,据中国蜂产品协会2004年对全国蜂蜜市场质量调查,合格品不足50%,在抽查全国18个省市51个企业的63个产品中,符合蜂蜜国家标准的仅有19个厂家的22个产品。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蜂蜜产品现行的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必须要具备强制力,这是扭转各地蜂蜜造假活动猖獗、国内蜂蜜市场低迷的当务之急。

  有关专家认为,我国蜂产品行业良莠不齐,市场尚不规范,低水平重复生产现象仍很普遍,各地频频查出蜂蜜不合格与造假事件,使蜂蜜行业的信誉遭受打击。不过,这是一个行业走向成熟必然付出的代价,质量过硬的企业经过竞争,会逐渐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品牌知名度,最终赢得国内市场。(孙洪磊)

[[center]][[image22]][[/center]]

版权所有:中华食品质量网   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9253879    举报信箱:1579274032@qq.com     
本网站特聘北京市泰明律师事务所孔祥印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联系电话:1339160604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备案文号: 冀新网备132006002号   工业与信息化部批准文号冀ICP备11016644号-2   技术支持:【蓝点网络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河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