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喝汤可以养胃,但是这样喝汤会伤身体
2017-01-16 10:57:49 点击量:
寒冷的冬天,喝上一碗热热的汤,可谓是暖身又暖心。
并且,人们也常说,喝汤可以养胃,甚至还可以减肥。不过,你知道吗,如果喝汤时不注意以下这几点,不仅没有好作用,甚至可能伤身!
误区一、汤泡饭
我们咀嚼食物,不但要将食物嚼碎后便于咽下,更重要的是要由唾液把食物湿润。而唾液是不断咀嚼食物产生的,唾液中有许多消化酶,能帮助消化和吸收,对健康十分有益。
而汤泡饭由于饭被泡软了了,很多人会不仔细咀嚼就直接吞咽,这样做的话,吃进去的食物还没经过唾液的消化过程就进入胃了,这就给胃的消化增加了负担,日子一久,就容易导致胃部不适。
误区二、喝汤不吃“渣”
有人觉得,汤里的食材往往被煮的太软,没有味道,食物的精华都在汤里,只喝汤就可以了。不过,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试验证明,用鱼、鸡、牛肉等不同含高蛋白质原料的食品煮6小时后,看上去汤已很浓,但蛋白质的溶出率只有6%-15%,还有85%以上的蛋白质仍留在“渣”中。
也就是说,无论煲汤的时间有多长,肉类的营养也不能完成溶解在汤里。所以喝汤后还要吃适量的肉。
误区三、不要经常喝热汤
刚煲好的汤往往很烫,而很多人却偏偏喜欢喝这种很烫的汤,认为喝进去更暖胃暖身。
其实,人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只能忍受60度的温度,超过此温度则会造成黏膜烫伤甚至消化道黏膜恶变,因此50度以下的汤更适宜。
误区四、饭后才喝汤
这是一种有损健康的吃法。因为最后喝下的汤会把原来已被消化液混合得很好的食糜稀释,势必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正确的吃法是饭前先喝几口汤,将口腔、食道先润滑一下,以减少干硬食品对消化道黏膜的不良刺激,并促进消化腺分泌,起到开胃的作用。
误区五、煲汤越久越好
一些地区讲究煲“老火汤”,认为汤煲得越久越够火候,营养也越好。所以,往往一煲汤就几个小时。可是,经过长时间的煲煮,食材中许多营养素遭到破坏,煲的时间越长,蛋白质变性越厉害,维生素被破坏得越多。
老火汤虽然味道好,但仅含有极少量的蛋白质溶出物、糖分和矿物质,只能说比白开水多一点点营养。一般来说,煲老火汤时间不宜过长,以2小时以内为宜。
而有些食物煲汤的时间甚至需要更短。
比如鱼汤,鱼肉比较细嫩,煲汤时间不宜过长,只要汤烧到发白就可以了,再继续炖不但营养会被破坏,鱼肉也会变老、变粗,口味不佳。
药材也是一样。有些人喜欢在汤里放人参等滋补药材,由于参类含有人参皂甙,煮的过久就会分解,失去补益价值,所以这种情况下,煲汤的最佳时间是40分钟。
最后,如果汤里要放蔬菜,必须等汤煲好以后随放随吃,以减少维生素损失。
误区六、浓汤才是最好的
一碗浓浓的汤,总比一碗清亮的像水一样汤看起来更美味,不过,从营养价值上来说,浓汤并不是最好的。
为什么有的汤浓,有的汤清?这是因为,猪骨、鸡肉、鸭肉等肉类食品经水煮后,能释放出肌肽、嘌呤碱和氨基酸等物质,这些总称为“含氮浸出物”,而很显然,越浓越美味的汤,含氮浸出物越多。
“含氮浸出物”多,“嘌呤”就越多,嘌呤要经过肝脏的加工而变成尿酸经肾脏排出体外,因而过多的“嘌呤”加重肝和肾脏的负担。长期摄入过多的“嘌呤”可导致高尿酸血症,甚至引起痛风。
另外,因为汤越浓,意味着汤中含有的油脂盐分等成分可能越多,这些成分摄入过量,同样有害身体健康。
记住喝汤的这几项禁忌了吗?年关将至,气温下降,不妨给自己煲点汤喝吧!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