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奶农的利益游走在灰色地带
2007-11-02 16:01:08 点击量:
背景:黑龙江省政府于今年的5月30日下发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以尽快扭转乳制品市场、原奶交易市场混乱,乳制品、原奶价格过低问题,即“两乱、两低”问题,引导产业尽快步入质量效益型的可持续发展轨道。9月25日,由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黑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和黑龙江省奶业协会联合发布了《黑龙江省生牛奶购销合同》样本。
9月底,为规范奶业市场,缓解奶农亏损、倒奶卖牛等现象的发生,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旨在扶持奶业的发展走上正轨,强调了奶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乳品是重要的“菜篮子”产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乳品行业竞争激烈,价格战连绵不断,争夺奶源现象普遍存在。近日,记者走访了哈尔滨市周边的部分奶农,了解到奶源的紧张使奶农的收益虽然有所增加,但原料奶收购价格混乱并且起落无常、饲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原料奶检验不透明、奶资不能顺利回笼等多种因素,使奶农对奶业市场前景充满了忧虑。
奶资拖欠 出现“牛吃牛”
在道里区新发镇的畜牧三厂,记者遇到了刚刚催要奶款回来的几户奶农,没有拿到奶款的奶农们一脸的无奈,乳品企业拖欠奶款已经三个多月了。由于饲养奶牛效益下滑,尤其是在今年年初以来,鲜奶的收购价格偏低,奶牛的饲养成本上涨,畜牧三厂的养奶牛户也在逐渐减少。因资金周转艰难,奶农刘新功将自己家饲养的48头奶牛全部卖了。赵丽娟家在2004年以前奶牛存栏为150头,现在已经不到一半,牛舍已经显得空荡荡的。
在哈尔滨市呼兰区呼兰镇原野村,奶农张秀和讲,全村饲养殖奶牛在2003年最旺的时候能达到3000多头,现在只有2000头左右。由于附近没有乳品企业直接收奶,中间奶商收奶后又不能及时支付奶资,经常要等到二、三个月后才能兑现。杀牛、卖牛是为了在资金紧张,奶资又不能及时回收的情况下,将部分奶牛处理,变现资金再购买饲料。这种卖牛买饲料的“牛吃牛”现象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每年的夏季鲜奶收购价格较低,每公斤只有1.5-1.6元,这也是杀牛、卖牛的一个因素。最近鲜奶收购价格虽然上涨,能达到每公斤1.90—2.10元,但饲料价格上涨的幅度则更大。张秀和讲,每头牛的一年费用就在6000元左右,如果不能及时拿到奶资,奶农的生活就会陷入困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家养奶牛的积极性。
奶质检验 奶农一头雾水
奶质好坏,是影响奶农收入的最关键因素,因为牛奶的检验结果决定鲜奶的收购价格。新发镇畜牧三厂的奶农介绍,在规定时间里,奶牛每天产下鲜奶后,乳品企业收奶的冷藏车就会开到家门口,每户的生鲜牛奶都会在写着自家名字的奶罐里抽样后倒进罐车,然后司机就会将这些鲜奶送到乳品企业进行检验,确定等级并定价,第二天能拿到检验单。记者在奶农的家里看到了检验单,鲜奶检验项目主要有脂肪、蛋白质、干物质、乳糖、酸度、冰点等六项,定什么等级、是否合格全由厂家检验确定。奶农对乳品企业的检验结果即使有疑义,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接受。因为奶农长年卖奶,鲜奶又只能短时间存放,如果都单批次送交政府职能部门检验,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费用上都无法承受。记者在双城采访时了解到,在鲜奶的收购方面也同其它地区一样,由厂家负责奶质的检验、定价,奶农仍然是被动的。这种奶质检验“一言堂”的现象暂时还无法改变。
在鲜奶收购检验方面,夹在乳品企业和奶农之间的二道贩子奶商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呼兰镇原野村奶农老王说,“奶款多少只是奶商随手在白纸上写出的数字而已,至于鲜奶是否合格,在没有任何设备检验的情况下,便会在纸上写上合格或者不合格,根本谈不上标准数值。”
饲料涨价 奶农效益微薄
近几年来,由于饲料价格一路攀升,使饲养奶牛的成本不断加大。在双城市五家镇民安村记者了解到,全村目前奶牛存栏1200多头,所产的鲜奶基本都是送往固定的乳品企业,在鲜奶收购方面风险较小,奶资发放也基本正常,但目前的鲜奶收购价格仍然不高。今年6月份,鲜奶收购价格是每公斤1.64元,从9月中旬开始鲜奶的收购价格涨到每公斤1.84元。虽然奶价涨幅缓慢,但饲料却上涨很快。双城市幸福乡庆城村庆源牧业有限公司的薛经理讲,饲料的价格近一年来上涨的比较快,去年的四月份的几种主要饲料的市场价格为:羊草每吨360元;青贮每吨200元、浓缩料每吨1750元。现在的价格是羊草每吨580元;青贮每吨300元;浓缩料每吨2200元,都有不同程度的涨幅。
记者在双城市畜牧兽医局了解到,养牛效益最好的2002年,饲养一头奶牛每年可获利2500左右,但现在奶农饲养一头奶牛仅能盈利1013元。其具体收支情况是:浓缩料1275公斤,支出2805元;玉米面1275公斤,支出1657.5元;玉米秸1000捆,支出800元;铡草费、配种费、水电费350元,共计支出费用6187.5元。收入情况:每年每头牛卖奶4吨,每吨平均价格为1700元,收入6800元,犊牛折价400元,合计收入7200元。不算人工费、奶牛折旧、牛舍折旧等,可获利1013元。而饲养奶牛数量较多的大户,由于玉米秸等饲料都需要外买、雇工每年每头牛需要支付800元,收支基本持平甚至亏损。
呼兰区呼兰镇原野村奶农张秀和给记者算了一笔帐:仅豆饼,在今年四、五月份的时候还是每公斤2.34元,现在已经涨到每公斤3.50元,甜菜、玉米、酒糟、青贮、干草等其它饲料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现在他家饲养了45头奶牛,每月收入在17000元左右,除去每月饲养费用在15000元左右,扎草机、榨奶机、粉碎机等设备每月仅电费就达到300元左右,最后利润只剩下1000多元。
奶农呼吁 规范奶源市场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奶农对国家的扶植政策具体内容是什么、什么时候能落实到位、发展资金怎样解决等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据了解,今年的9月25日,根据《黑龙江省奶业条例》和黑政发[2007]41号文件的要求,由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黑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和黑龙江省奶业协会联合发布了《黑龙江省生牛奶购销合同》样本。旨在规范鲜奶收购市场的交易,但该合同在现实的交易中并没有使用,并且多数奶农并不知道该合同,也就没有发挥好其应有的作用。
鲜奶收购价格低,而饲养成本不断提高,直接影响了奶农的养殖效益。奶农的效益下滑、饲料价格的上涨使奶牛的饲养量下降,并且,按照国家规定自去年的1月15日后,用“复原乳”加工而成的液态奶在其外包装上必须有明显的“复原乳”标识,多数乳品企业不愿意使自己的产品“身价”下跌,所以争抢奶源也更加激烈。在产奶淡季,一处奶源有多家乳品企业去争抢,奶价会有所上升。但到了产奶的高峰期,收奶的乳品企业又竞相压价。由于奶牛每天都在产奶并且生牛奶不易储存,即使乳品企业收购价格很低,奶农也只能被迫接受,否则只有将奶倒掉,那样做损失将更大。奶属特殊商品,奶源市场交易不规范,给乳品加工企业与奶农之间造成了很多矛盾,这不但阻碍了奶源市场的规范运行,而且也盘剥了奶农的切身利益。
乳品企业与奶农的利益关系不顺,原料奶定价机制不合理,市场秩序不规范,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奶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受到制约。奶农们盼望政府在政策上加大对养殖户的扶持力度,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奶农的利益不受侵犯,从而调动大家饲养奶牛的积极性,最终确保我省奶业持续、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