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513389315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聚焦 >

详细内容

CT用得滥 大夫避责 医院赚钱

2005-12-21 13:14:30  点击量:

    [[center]][[image1]][[/center]]

     2004年1月,家住北京朝阳区的李婷(化名)刚生完小孩,觉得腰部有些疼痛。她很担心,就到北京一家二级甲等医院进行检查。医生没说什么便要她照X光,说要看着X光片才能判断病情。等片子出来,医生也没说具体病情,而是建议她做腰椎按摩和理疗。李婷心里觉得不对劲,但还是遵从医嘱,做了一个疗程为15天的理疗,花了7000多元。

  15天后,李婷发现自己的腰痛非但没有减轻,反而还有所加重,有时晚上睡觉都会疼醒。忍耐了一个月后,她来到崇文区的一家医院。医生检查了一下她的腰部说:“照个X光片吧。”李婷说在上家医院做过了。医生白了她一眼说:“不是没看好吗?这是对你负责!”听了这话,李婷不好再说什么。片子出来了,医生还是诊断不出病因,便建议她再做CT检查,仍然没有结果。于是医生就说:“再做个核磁看看吧。”李婷后来告诉本报记者,半年时间内,她总共去了4家医院,花了2万多元的理疗费和检查费。但在后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她的腰依然时好时疼。“病不治好,我的心理负担越来越重,成天担心是不是得了什么绝症”。

  今年10月,再也忍受不了病痛折磨的李婷托人找到了国内顶级的骨科专家。专家检查后说:“你主要是怀孕期间坐的时间过长,还有心理负担过重引起的副作用,多做运动就可以了。”按照专家的建议,她每周打一两次乒乓球,症状果然很快就消失了。她对记者说:“现在想想真的很生气。那些医生似乎就想着怎么让我多做点检查,根本没想好好看病!”

  大型诊疗设备用得多

  李婷的遭遇可能不少人都遇到过,同时这也暴露出一个问题:发生在CT、核磁等大型医疗设备上的过度诊疗。前不久,中央电视台做了一个报道,揭露湖南某医院为了尽快在碎石机上“捞回成本”,把一个星期最多做一次的碎石治疗,一周内数次用到同一个病人身上,结果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也多次听到患者抱怨“不管什么病都要先做CT,结果却什么事都没有”,甚至有患者认为,这“摆明了是骗钱”。

  在北京朝阳医院CT室外的候诊厅内记者看到,已经有数十个病人安静地坐在长椅上等待叫号。其中有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也有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放射科主任翟仁友告诉记者,目前,朝阳医院共有3台CT机,还有一台核磁。“来我们医院就诊的病人很多,每天医院都要做160—180人次的CT检查。3台机器同时使用,既能保证病人及时就医,也能缩短候诊时间,更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由于排队等着做CT的人太多,在北京中关村工作的王青(化名)还因此少花了一笔冤枉钱。原来,最近她老觉得头晕,工作起来无精打采。在父母陪同下,她到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挂了一个专家门诊。专家直接开出了脑部CT检查单,说可能是脑血管有问题。王青一问,做CT的人特别多,得排两天的队,于是放弃了。后来她找到一位老专家,发现只是休息不好、工作压力过大导致的头晕而已。

  医生的说法

  面对“医生动不动就开CT检查”的抱怨,医生们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是责任问题。北京煤炭总医院院长王明晓说,根据国家规定,如果发生误诊,医生要承担“举证倒置”的责任。也就是说,医生要拿出证据证明自己没有错误。这使得医生在诊断时会非常谨慎,尽可能把病情查得更清楚一些,自然就会让患者进行多项检查。而且,病情不一样,需要进行的检查和花费也不一样。就拿发烧来说,有的人可能是低烧,花一二十元买点感冒药回家就可以了。有的人可能有肺炎,这时就得拍胸片进行检查。一个胸片就得100多元,加上药物,200元左右的花费很正常。

  其次是准确问题。翟仁友主任认为,疾病是复杂的,同一种症状,病因可能大相径庭。运用先进的医疗设备,能帮助医生找到真正的病因。“我曾遇到过一个病例。患者总是发烧头晕,在别的医院被诊断为流行性感冒,但怎么都不好。来我们这里后,医生要求他做CT检查,结果发现是脑瘤”。

  虽然认为医生开CT等“大检查单”情有可原,但几位专家指出,刻意滥用大型医疗设备的问题确实存在。

  前不久,家住北京的罗兵(化名)的6岁儿子出现了站起来头晕的现象,送到医院检查,结果医生二话没说就让孩子去做脑部CT。最后结论是正常现象。罗兵说起这件事就生气:“CT这种东西毕竟有放射性,不到万不得已,能随便给孩子做吗?”

  谈到这种现象,翟仁友主任表示,这可以看作是刻意“滥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还是一个“利”字。医院现在都强调成本核算,而区级医院以下的小医院经常病源不够,无奈之下,有些医院只能通过“多收费、多检查”等手段来保证经济效益。“这是医院商业化的必然结果,多看病多赚钱的错误思想不但让患者看不起病,也让医院处境尴尬”。有媒体报道说,近年来国内很多医院都在引进CT等大型设备,而这些设备往往动辄数十万上百万元。为收回投资,一些医院就会让病人多做检查。在一些医院,医生开CT检查拿回扣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王明晓院长说,这种过度检查首先会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例如一个PET(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要8000元—1万元,对病人来说负担很大。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刘军大夫则认为,PET和核磁属于非放射性检测,对人的损害相对较小。而胸片、CT属于放射性检查,对人体有一定伤害。尤其是孕妇、小孩等特殊人群,能不做就不要做,必须要做时可以对重点部位进行遮挡。像前面提到的那家医院,二话不说就让几岁的孩子做脑部CT,是很不应该的。

  国外的经验

  与国内的CT机等医疗设备大受“欢迎”相比,专家们表示,国外对这些设备的使用情况有很大不同。

  刘军大夫表示,由于大型设备投入大,必须考虑收益问题,病人太少会“很不合算”。因此,在国外的一些城市,由于人口少,一个城市会设专门的放射中心或是化验中心,医院不再单设放射检查科室。王明晓院长说,在欧美发达国家,以CT机为例,一般是50万—100万人配备一台,而我国仅在北京就有200台CT机,平均7万人一台。如果说北京接纳的外地病人多,情有可原,那么,很多中小城市的医院也纷纷购进大型医疗设备,就很没必要了。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刘又宁教授认为,国外使用大型检测仪器没有中国普遍,更不会出现患者在一家医院做过检测,到另一家医院又需要检测的情况。

  怎样避免过度检查

  我们该如何解决大型医疗设备过度使用的问题呢?专家们认为,首先要解决某些医院和医生的“逐利”行为。王明晓院长表示,政府要加大对医院的投入,避免某些医院找病人捞钱。同时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教育和经常性检查。刘又宁教授也认为,管好医生最关键。我国最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规定级别不够的医院不能用某些药物,在检查方面也可做类似规定。

  其次,不能依赖仪器。刘又宁教授说,医生不能盲目相信实验室检测的结果,不能过分依赖检测报告。刘教授告诉记者,一次,一位病人肺部有问题,用X光检查,很多人觉得像是癌症。但他在仔细询问了患者的病史后,确诊是肺结节,不是肺癌。经过一个月的治疗,病人的结节没有了,胸水也消失了,出院后一直很健康。“再高明的仪器也会出现错误。比如现在流行的PET检测,对细胞代谢变性导致的恶性肿瘤诊断有重要意义,但即使是这样的仪器,良性肿瘤经常也会被当成恶性肿瘤,而恶性肿瘤有时却诊断不出来”。

  另外,翟仁友主任指出,各地政府对于医疗收费有明确规定,比如做一次核磁要多少钱,但对于各种疾病如何使用医疗设备却没有,也很难做出一个指导性规范,因此就很难避免出现过度检查的现象。解决了这个问题,能对规范医生行为起到很大作用。

  资源共享也是一个好办法。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的一些城市已经开始组建医疗集团,邻近的医院不再重复购买CT等大型医疗设备。有的城市甚至决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再增加CT机。

版权所有:中华食品质量网   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9253879    举报信箱:1579274032@qq.com     
本网站特聘北京市泰明律师事务所孔祥印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联系电话:1339160604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备案文号: 冀新网备132006002号   工业与信息化部批准文号冀ICP备11016644号-2   技术支持:【蓝点网络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河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