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513389315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聚焦 >

详细内容

百事可乐:在本地化策略中寻找平衡点

2005-12-07 11:40:23  点击量:

      百事公司窥视中国市场已久,为了拿到中国市场的入场券,百事“中国特色的特许经营”模式应运而生。

[[center]][[image1]][[/center]]

    1981年,深圳一家罐头厂的厂方代表骑着一辆自行车在海关接待了从美国经香港,再由香港罗湖口岸到深圳的百事代表。很快,百事便与深圳的这家罐头厂签订了合约,1982年百事和深圳的这家罐头厂合作建立了“饮乐汽水厂”。百事中国传播总监杨美虹透露,当时百事对于中国市场仅仅是试探性的,看看中国的政策环境,投资是非常有限的,选择深圳是因为离香港比较近。

    虽然在最初的合作伙伴中大多是轻工行业的企业,但合作伙伴对于百事真正的意义在于可以通过影响地方政府从而获得中央政府对项目的批准,所以在百事的合作伙伴里会有比较特殊的南昌民政局福利院和四川广电。“在合作中虽然百事投资了绝大部分,但是,当时对外资在合作企业内的股份比例有严格的政策规定,百事通常占有极少的股份,甚至少到5%。” 杨美虹说, “在饮料行业中,往往是谁先占有了市场,谁就赢得了先机,取得了主动,所以百事接受了相当苛刻的条件。”

    李春佳介绍,“在中国,百事既是品牌拥有者,浓缩液供应者也是投资方,身兼三职,百事在中国的利润来源有两个,一个是浓缩液,另一个是作为投资方的利润分红。这与百事在美国等世界其他地方实行特许经营的做法略有区别。特许经营,根据国际特许经营协会定义,是特许人与受许人之间的一种契约关系。作为特许人的百事利润来源一般是商标特许费和浓缩液。

    “当时中国的饮料环境和美国是很不一样的,饮料的商业环境还非常的落后和单一,企业也都是进行区域性生产,饮料品种在两三年内也不会更换,更不可能有品牌的概念。你没有办法直接授权给当地的企业进行特许经营”李春佳说,“另外,当时的政策明确规定外商必须投资才能进入中国市场。在这种情况下,百事的特许经营模式便有了中国历史和政治的色彩。”

    1995年,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百事在中国开始加快了投资步伐。1995年以后,百事开始逐步把原来与中方的合作企业改变为合资企业,并且增资扩股,百事根据和各合作伙伴协商的方式加大股权比例,在中国2/3以上的投资都是1995年以后进行的。而最近两年投资设立的两家灌装厂,百事的比例已经达到80%。

    事实上,如果没有政策的限制,百事不排除独资设立灌装厂的可能。虽然百事认为,在中国的经营模式仍是特许经营,但这与特许经营的定义似乎距离越来越大,百事投资经营的角色实际上在加重。分析人士指出,在这个阶段百事的投资是主动的,百事的利润来源决定了百事在已经获取市场的情况下浓缩液利润除去品牌推广费用之后就所剩无几,必须通过投资扩大股份分红和管理来获取利润。百事中国区总裁朱华熙曾经说过,百事一直想找到一家实力强大,有特许经验的中国合作伙伴,但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估计在未来两三年内也很难找到。在不能形成理想的特许经营模式的情况下,百事开始只能采取自己投资、管理的方式获取利润。对此已有专家质疑:从单纯把进行品牌经营管理转变为投资者和全方位生产、销售管理身份,这一角色也并非百事所擅长,对其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企业战略专家知行健公司首席顾问孙树杰指出,由于市场环境的差异太大,百事最初采取了经营模式上的本地化适应,但是随着市场环境的逐渐成熟,百事还是会愿意回到原来的全球体系中。

    蜜月:本地化策略让百事尝到“甜味”

    快速发展期,为赢得本地市场百事开始在营销环节上实行本地化沟通

    营销的本地化对于具备成熟市场管理经验的跨国公司来说,只是为当时市场量身定做一套营销系统,让消费者更快更好地接受产品和服务,从而保证产品的销售。

    百事在世界上比较常用的做法是直销直送,在中国,由于特殊的经营模式,百事根据各销售区灵活地拓展了各种渠道资源,采取直销直送、我销他送、协作批发、专营分销、批发商管理等多种手段。并通过将其管理技术和经验传授给本地批发及分销商,使他们逐步转变为产品分销商或第三方物流商。

    李春佳向记者介绍,在大家还不知道“百事”是谁的时候,我们的工作重心是市场,当百事在中国有了一定的发展后,做品牌推广也得借用本地化色彩。

    百事品牌传播总监杨美虹告诉记者,百事可乐广告的品牌设计、创意思路最初都是从美国总部拿到中国的。比如大家印象比较深的“郭富城10号公寓”广告,其实广告这个思路都是美国的,拿到中国市场投放的时候,只是把里面的人物换成了大家熟悉的香港明星郭富城。而现在,品牌广告从创意、制作、设计全部由中国区自己来做,中国区设计的广告也被拿到其他市场投放。

    百事认为,品牌在宣传推广上的本地化与品牌本身的国际化定位,并不会发生矛盾。在当地大家接受了百事的产品、喝了百事的饮料就实现了百事的本地化,在不影响品牌特质的情况下,应该淡化国别。

    除此以外,1982年至今,百事公司在华销售产品的原材料包括食用糖、瓶、易拉罐、瓶盖等都在本地化采购,杨美虹告诉记者百事可乐99%都是在中国采购、制造的,只有浓缩液最核心的配方由美国总部统一配送。

    市场运行的本质决定企业为了控制成本和保证价格而实行采购本地化。在原材料采购上,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中国仍有优势。

    2004年上半年的监测结果显示,百事的销售增长率同比达到32%,百事在中国的销售增长率已经连续几年在百事全球的160个国家中排名第一。在此时候,百事公司向外界公布即将在中国上海设立饮料研发中心,这是百事在美国以外地区的首个研发中心,将面向中国消费者辐射亚洲,研发能力的本地化可以看做是百事在中国市场走向成熟的选择和百事在饮料市场开始细分的选择。

    李春佳说,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是为了第一时间了解市场的趋向,首先满足这个市场。孙树杰认为,饮料行业对研发的投入相对风险是比较小的,特别是在亚洲经济形势较好的时候,跨国公司在保留主品牌,针对细分市场推出子品牌是可行的,惟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控制投入的成本。

    面临“本土冲突”:百事如何调和新形势带来的“苦味”

    加入WTO后,多数的跨国企业与在中国的“战略联盟”会进入“碰撞期”

    从最初的探索、合作到目前,不时传来与中国的合作方产生纠纷甚至对簿公堂的消息,让人明显感到时间变了、环境变了,百事和很多在华的跨国公司本地化征途正在进入“碰撞期”。虽然百事方面对此并不愿意发表过多评论,但是此类现象依然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特许经营模式本地化实际上是当时的一种可行的战略联盟关系,是百事进入中国市场不得已采取的权宜之计。”孙树杰认为。

    而另有专业人士对此进行了分析,百事刚进入中国时的市场环境与其他市场环境差别太大,百事不得不做出很大的让步,打破国际常规,培育百事的上下游企业,中国现在的市场环境与20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战略联盟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追求利益平衡。

    现在,一方面百事已经拿到了中国的市场,而且对外资的开放条件已经很宽松,对于市场的追求目的已经达到,必然会要求更多的利益,这也是企业的根本目的;另一方面,经过20年的发展,一些地方企业自己也发展壮大了起来,对百事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少,对利益的要求却越来越多,对商业规则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并不像最初那样尊重商业规则。 双方的力量和处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冲突,因此双方必然都会希望对战略联盟中的决策权、管理权和利益从新安排、分配。

    上海明略市场策划咨询公司副总经理吴斌认为,中国加入WTO以后,跨国公司与他们在华的战略合作伙伴之间的摩擦必然会越来越多,这些矛盾即使通过法律的手段也很难理清楚,更好的方式是重新追求利益平衡,因为在商业利润方面,一切都是可以谈判的。

    吴斌认为,本地化争端的核心是利润问题,不应该带有任何的民族色彩去看待,否则于事无补,反而会激化矛盾,而更应该在商言商地去追求利益平衡。

版权所有:中华食品质量网   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9253879    举报信箱:1579274032@qq.com     
本网站特聘北京市泰明律师事务所孔祥印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联系电话:1339160604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备案文号: 冀新网备132006002号   工业与信息化部批准文号冀ICP备11016644号-2   技术支持:【蓝点网络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河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