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513389315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执法 >

详细内容

【珍贵收藏】中国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整治【易忽视问题】汇总!

2025-03-21 17:49:32  点击量: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是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的重点内容,在集中整治及日常监管中发现,部分学校食堂在日常管理中仍存在一些容易忽视的细节问题,亟需引起重视。

现结合日常检查,梳理十大隐患及整改要点,供参考。

 
 

一、开封调味品及散装食品储存不规范。

 
 

部分学校食堂开封后的调味品未密封保存,未标注开封日期及保质期;散装食品标签信息不全,如品名、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关键信息缺失。

应使用专用密封容器储存开封调味品,如盐巴、味精、胡椒粉等,并规范填写调味品的品名、开封时间、保质期、生产日期。

特别要注意,像蚝油这类调味品,其储存条件一般要求冷藏保存,需严格按照要求冷藏保存。散装食品要贴标签,如实填写购进日期、保质期、生产日期等信息,并定期对食品进行检查,及时清理过期食品。

 
 

二、食品留样不规范。

 
 

部分学校食堂出现留样量不足125克、留样时间不足48小时;留样标签未记录菜品名称、留样时间、留样人等问题。

食品留样应配备专用留样冰箱,留样冰箱温度0-8度,使用标准留样盒,留样克重去皮后必须在125克以上,备有留样称。如有鸡蛋、散装面包也应确保留样量125克以上。

 
 
 

三、卫生盲区管理不到位。

 
 

部分食堂存在厨房垃圾桶未加盖的情况,操作间还存在诸多卫生死角,例如操作台、保洁柜、消毒柜等设备底部、墙角积垢严重,油烟机顶部有油污以及墙壁、天花板的霉斑未及时清理,这些卫生问题极易滋生细菌和害虫,威胁食品安全。

应配置脚踏式带盖垃圾桶,便于操作且能有效防止异味散发和害虫滋生。

同时,定期对操作间的死角区域进行深度清洁,保持厨房环境干净整洁。

 
 

四、消毒保洁不规范。

 
 

部分学校食堂消毒柜内的餐具摆放过密,容易导致消毒不彻底,消毒柜不能显示调节消毒温度,消毒后的餐具未放入密闭保洁柜,紫外线灯损坏未及时更换,这些问题都容易影响餐饮具的消毒效果。

餐饮具消毒时要保证餐饮具之前留有空隙,确保消毒时间达标;紫外线灯管每半年检测一次强度,损坏立即更换。

 
 

五、三防设施不齐。

 
 

部分学校食堂厨房出入口、储物间及厨房外的独立消毒间未安装挡鼠板、防蝇帘等三防设施,操作间门窗打开后未及时关闭,下水管道没有密封,地漏缝隙过大,这些问题容易导致蚊虫、老鼠等进入食堂,造成食品污染。

应在相关区域安装60cm的挡鼠板和防蝇帘、风幕机、纱窗等设施,操作人员要养成随手关闭门窗的习惯,及时对下水管道进行密封处理,修复或更换缝隙过大的地漏,从源头上防止虫害入侵。

 
 
 

六、加工用具分类使用标识不明显

 
 

部分学校食堂砧板、刀具未按用途标识,生、熟砧板、刀具混用,容易引发交叉污染。

应将砧板、刀具按“生、熟、荤、素”用标签、颜色等方式分类标识,若有处理海鲜的需求,还应配备单独的海鲜砧板及刀具,严格区分使用,避免不同类型食材之间的交叉污染。

 
 

七、洗手更衣制度未落实。

 
 

部分学校食堂一更室的水龙头为手动式,食堂工作人员清洗手部后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二更室的洗手液、消毒液未配齐,甚至有的洗手液、消毒液已经过期,存在长期未使用的现象。

应将一更室的手动式水龙头更换为感应式水龙头,减少交叉污染的可能性;

同时,在二更室配齐洗手液、消毒液,并督促工作人员按规定使用,确保个人卫生符合要求。

 
 

八、“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流于形式。

 
 

部分学校食堂存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出现的问题不能相互印证,问题填写流于形式,问题都为0或反复出现同一个问题且整改不到位的情况。

应认真对待,如实、规范记录问题,切实落实整改措施,形成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闭环。

 
 
 

九、上墙制度未及时更新。

 
 

部分学校食堂墙上的各类食品安全制度没有按照最新规定进行更换,还是旧的内容。

应及时关注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更新,将墙上的食品安全制度替换为最新版本,并组织工作人员学习,确保各项工作符合最新要求。

 
 

十、未做好进货查验和食品追溯工作。

 
 

部分学校食堂进货查验有缺漏,食品追溯系统未在24小时内进行录入、接收,导致食品来源和流向信息无法及时准确掌握,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难以快速溯源和处置。

学校需安排专人负责食品追溯工作,严格按照规定在24小时内完成食品追溯系统的录入和接收,确保食品信息可追溯,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来源:食药法苑,作者:福建省清流县市场监管局 李琪 林曙光

版权所有:中华食品质量网   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9253879    举报信箱:1579274032@qq.com     
本网站特聘北京市泰明律师事务所孔祥印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联系电话:1339160604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备案文号: 冀新网备132006002号   工业与信息化部批准文号冀ICP备11016644号-2   技术支持:【蓝点网络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河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