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513389315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执法 >

详细内容

【市场执法】中国市场监管《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模板!

2025-03-02 17:13:48  点击量: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清单,明确对12种首次违法及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对于符合不予处罚条件的,立案后,应制发《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下列《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模板,供参考。
xx市场监督管理局
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
x市监不罚〔2025〕66-02号
当事人:xxx  
主体资格证照名称:营业执照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xxx                     
经营场所:xx市xx区建国街76号                           
负责人:xx                           
2024年11月25日,本局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当事人销售的食品“菠萝蜜鲜果干”超过保质期,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
2024年11月29日,本局依法对当事人立案调查。2024年12月10日,对当事人负责人进行询问调查。2025年1月29日,本案调查终结。
经查,当事人从事超市经营,分别于2023年10月12日、2023年11月15日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2024年6月15日,当事人从xx商贸公司购进涉案食品“菠萝蜜鲜果干”30袋,采购价46.7元/袋,零售价58.00元/袋。30袋涉案“菠萝蜜鲜果干”生产日期2024年5月18日,保质期半年,保质期至2024年11月17日。当事人在保质期内销售涉案食品25袋,剩余5袋被本局依法采取扣押行政强制措施。
本案认定货值金额290元,无违法所得。当事人履行了进货查验义务。未发现当事人其他待售食品超过保质期。
上述事实,主要有以下证据证明:
1.案件来源登记表,证明案件来源情况;2.立案审批表,证明已对当事人立案调查;3.现场检查笔录、现场照片,证明对当事人现场检查情况;4.当事人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复印件,证明当事人具有经营涉案食品主体资格;5.身份证复印件,证明配合调查人员身份情况;6.进货明细,证明当事人涉案食品采购数量情况;7.销售凭据,证明在保质期内销售25袋涉案食品的事实;8.询问笔录,证明对当事人违法事实询问情况;9.生产商、批发商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及检验报告复印件,证明当事人已履行进货查验义务;10.整改报告,证明当事人对违法行为原因分析及采取整改措施情况;11.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及总局执法办案系统当事人行政处罚信息截图,证明当事人系首次违法。12.行政强制措施及延长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书,证明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情况。
2025年2月5日,本局向当事人送达了《不予行政处罚告知书》{x市不罚告〔2025〕66-11号},告知当事人拟作出不予行政处罚内容及事实、理由、依据,以及依法享有陈述、申辩的权利,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未提出陈述、申辩意见。
本局认为,当事人经营超保质期食品“菠萝蜜鲜果干”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十)项“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十)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规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五)项“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五)生产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规定给予处罚。
鉴于本案调查过程中,当事人积极配合,主动提供证据材料,如实陈述违法事实;经查询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办案系统,并对当事人进行询问,系首次违法;履行了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经本局教育提醒,当事人意识到违法行为后,第一时间采取整改措施,对违法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待售食品进行全面排查;涉案食品数量较少,货值金额较低;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当事人的违法行为造成了不特定人的身体健康。
当事人的行为表现符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市场监管行政违法行为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清单(一)的通知》附件1:市场监管行政违法行为首违不罚清单(一)5“1.初次违法;2.不包括餐饮环节;3.能如实说明进货来源;4.违法货值金额不超过500元;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或未发生食源性疾病;立即自行改正或责令改正期间已改正”的规定,综合考虑本案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主观意图、社会危害后果等,按照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决定不予处罚。  
鉴于当事人已完成违法行为改正,本局不再要求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
如不服本不予行政处罚决定,可自收到本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xx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于6个月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对你单位进行教育,具体内容如下:
一、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二、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当事人从事食品经营,应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学习,不断提高法律素养,不断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三、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守法诚信经营,举一反三,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消除食品安全风险,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xx市场监督管理局                                                                                   (印章)                                                                                      年 月  日
来源:渔舟未唱晚

版权所有:中华食品质量网   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9253879    举报信箱:1579274032@qq.com     
本网站特聘北京市泰明律师事务所孔祥印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联系电话:1339160604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备案文号: 冀新网备132006002号   工业与信息化部批准文号冀ICP备11016644号-2   技术支持:【蓝点网络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河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网